大陸女星陳小紜因為演出「如懿傳」惢心一角,成功打開知名度,長相甜美,前途至今仍一片看好,不過她從小熱愛游泳,曾差點被國家游泳隊選中,但由於身材發育過於良好,因此被刷下來,還被教練委婉勸說放棄游泳,結果卻因為演戲,另外闖出一片天。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272)
- Apr 28 Fri 2023 08:08
泳壇美女因「發育太好」慘遭退役 變明星一夕爆紅
- Apr 28 Fri 2023 01:09
Com2uS《魔靈召喚:克羅尼柯戰記 X 一拳超人》聯名即將登場 開發團隊訪談影片搶先公開聯名內容
- Apr 26 Wed 2023 09:11
ASTRO文彬驟逝7天 車銀優心碎首發聲
記者黃玉婷/綜合報導
南韓男團ASTRO成員文彬19日在家中身亡,得年25歲,突如其來的噩耗讓許多人都十分難過,也有不少藝人公開表達哀悼,隊友車銀優也急忙從美國返韓,與其餘隊友一同守在靈堂;此外,有網友在公司開設的文彬悼念場地裡,發現車銀優留下的紙條,更承諾會照顧好朋友留下的所有人事物,讓所有粉絲情緒再次潰堤。
- Apr 26 Wed 2023 08:36
今「雨炸北台」探16度 變天時間點出爐
生活中心/張家寧報導
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今(25)日晨觀測資料顯示:台灣附近雲層鬆散,花東外海有零星降水回波,北台山區及花東有零星降雨。截至4:53各地區平地低溫大約在16至21度〔北部(新北石門區)16.1度,中部(台中外埔區)17.4度,南部(台南鹽水區)20.5度,東部(宜蘭三星鄉)17.8度〕。
- Apr 26 Wed 2023 04:18
吃喝玩樂6千怎麼花?4類型人這樣花歡樂多更多!
- Apr 25 Tue 2023 15:15
被吳奕蓉情緒勒索 陳廷軒嚇喊:像人格分裂
- Apr 25 Tue 2023 05:44
澳門奶奶直腸脫垂 遠渡宜蘭完成治療
83歲趙婆婆來自澳門,罹患失智症,長年為直腸脫垂所困擾,一直以來都須仰賴看護協助自行手動推入,經常讓趙奶奶坐立難安,最近直腸脫垂狀況加劇,直腸自肛門口掉出來的機率增加,讓趙奶奶不堪其擾,近期終於在羅東博愛醫院外科部部長李明璋與大腸直腸外科主任余盈輝的協助下,以達文西微創手術完成直腸固定術,讓趙奶奶終於可以清爽過日子。
直腸脫垂通常是因為骨盆底肌因老化而鬆弛所致,除了會讓病人坐立難安之外,也可能會造成子宮脫垂的風險。趙奶奶術後恢復活力,也難得的露出久違的笑容,趙奶奶的女兒說:感謝兩位醫生的高明技術,以及護理站所有的護理師和工作人員,讓媽媽可以用這麼快的速度完全康復,家人們都很開心趙奶奶終於可以安心生活了。
- Apr 24 Mon 2023 08:35
T1/台啤洋將柯歐斯夜店外大打出手! 球團將裁罰3萬元
- Apr 23 Sun 2023 08:36
獨/郁方老公找銀行開證明 「曾格爾已涉偽造文書」
郁方和曾格爾為了到底有沒有捐款鬧得不可開交,郁方老公今早為此去調了銀行往來紀錄,清清楚楚證明6月20日匯到曾格爾帳戶12888元。
- Apr 23 Sun 2023 01:45
賽前與一朗相見歡 大谷不手軟連2場開轟
- Apr 21 Fri 2023 07:14
花王連續十七年入選“世界最具道德企業”名錄
- Apr 21 Fri 2023 04:41
新台幣貶5分 收30.612元
(中央社台北20日電)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今天收盤收30.612元,貶5分,成交金額11.77億美元。
新台幣兌美元今天開盤價為30.59元,最高30.55元、最低30.648元。1120420
- Apr 20 Thu 2023 16:44
2023年一起聰明鎖住高利,穩中求勝!
- Apr 20 Thu 2023 05:02
李心潔摔田埂感慨「滿身傷」 全身泥巴照樣美
- Apr 19 Wed 2023 16:46
猴痘增15例創單周新高 本土13例、境外移入2例 累計確診40例
- Apr 18 Tue 2023 22:53
加班後喝一杯放鬆險喪命 男子酒醉「這件事」直送加護病房搶救13天
- Apr 17 Mon 2023 08:37
義團隊研發首個「可食用、可充電電池」 維生素B₂成陽極、海苔防止短路 有望顛覆植入性醫療應用
義大利理工學院(IIT)團隊宣布,研發出首個可食用又可重複充電的電池,未來有望顛覆植入性醫療裝置的應用。電池的成分都是食物,包括用核黃素(riboflavin,即維生素B₂)與蔬果中常見的槲皮素(quercetin) 製成陰、陽二極,加上活性炭增加導電能力,防止短路的薄膜則是海苔所製成,電極則包裹在蜂蠟之中。
電池的電壓僅0.65伏特,可以為小型LED或其他電子設備供電,提供長達12分鐘的48微安培(microamps)電流,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研究團隊希望此款產品對未來腸胃消化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帶來重大改變;事實上目前可吞入的設備已存在,但如果在消化過程中發生問題,需要手術移除,但「可食用電池」完全可以被人體消化。除了健康以外,未來還可用於食品品質監測,甚至是可食用軟體機器人,團隊目前則在努力提高性能,並試圖縮小至藥丸大小。
- Apr 17 Mon 2023 04:16
觀光族群強漲 台股漲百點攻15900點
- Apr 16 Sun 2023 03:04
大番茄不是水果? 營養師:這些豆類也不是蔬菜
- Apr 15 Sat 2023 11:14
什麼!台中還有民歌西餐廳 「吉普賽」堅持35年